铁画银钩书万古 春秋雅事一毫藏——记著名书法家徐一超

发布时间: 2022-10-12 14:55:30来源: 浏览数 : 编辑: 3



 
  走进“徐一超古文化艺术工作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博古架上各种珍贵的古玩艺术品,让人目不暇接;四周墙壁上悬挂的书画作品,更是让人赏心悦目。画案上的文房四宝摆放的井然有序,地板上几副墨迹未干的新作随意展开,连墙角几个画缸里也布满了林林总总的书画旧作,书香墨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这就是著名书法家徐一超先生每天临池、工作、聚友的空间——虽然有些率性,但绝不凌乱。
 

徐一超老师的古文化艺术工作室
 
  徐一超,皖藉旅居海南著名书法家,国家一级书法师,央视CCTV水墨丹青栏目特约书法家,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中国东方书画院执行院长。因长期在岛内外组织和参与慈善公益活动,被官方和业界尊称为“慈善书法家”。徐一超的书法作品集五十年之功夫,累五十年之经验,养成“清新隽永、天成自得,既有高山流水的清韵和清松舒缓的吟畅,又有万马奔腾的昂扬和古朴苍劲的雄健”。2010年,经国家文化部艺术家润格评定中心审核,他的书法作品认定润格为每平方尺20000元。
 

徐一超老师每日临池不辍、辛勤耕耘的文案
 
下海创业,助力新海南
 
  徐一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政界兢兢业业工作多年,年年都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干部”荣誉称号!自幼受家庭影响,工作之余坚持临池不辍,从不懈怠。齐白石老先生的名句:“不让一日闲过”是他人生的座右铭,他博览群书所造就深厚的文学修养,也夯实了他书法艺术的外功,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几十年来他由衷热爱对书法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内心深处越发激起对书画艺术传承的宏愿,用自身微薄的技艺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进行传承,于是在2008年毅然决然下海,只身来到美丽的海南岛,成立“徐一超古文化艺术工作室”,专职从事书画艺术,把自己的爱好变成终身追求的事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奉现自己的光和热。


徐一超老师参加“2015复兴之路中国当代诗书画家书画大赛”荣获金奖,由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花鸟画画家、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徐湛大师亲自颁奖

善行八方,大度容世界

  徐一超“慈善书法家”的名号是大家公认的。2014年7月18日,近50年不遇的超强台风“威马逊”正面袭击海南,让风光秀美的海岛一时满目疮痍。大灾面前,书家除了一枝秃笔,还能做些什么?徐一超马上组织各界书画家,“以书画的形式为海南赈灾做贡献!”紧接着一场撼动岛内外的赈灾募捐活动拉开帷幕。他的工作室成了赈灾募捐活动的临时办公场所,三十多位大学生义工和几位组织者夜以继日地工作,短短7天时间里,赈灾募捐活动得到了全国100多位书画家的响应,义捐300多幅书画作品,义卖所得二十多万元善款和用书画作品置换的的价值三百多万元的救灾物资全部捐给了文昌重灾区。
         
  同年八月暑假,徐一超得知临高县有18位考上大学,因家庭困难而面临无法上学的消息,又伙同几位爱心人士发起了“凤凰腾飞”的救助活动,岛内外的爱心人士齐聚海口进行了一对一的对接救助,帮助了这些特困的莘莘学子圆了大学梦!
  
  
2014年云南鲁甸地震发生后,徐一超一次就捐赠出全家人创作的书画作品30多幅,获得中外交流书画院颁发的“慈善大使”证书。迄今为止,他为各种慈善活动捐出的个人及收藏书画作品多达300多幅,“一带一路”文化援藏、困难学生资助、残疾人救助、赈灾义捐等等,岛内外许多慈善活动的现场都留有他的身影。作为书法家,参加这些活动并不是为了博取名声,他说:“就是喜欢、就是热衷于公益事业。”

  在“徐一超古文化艺术工作室”里,他的慈善捐赠证书有一大摞,各种奖牌、奖杯更是一堆。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尽己之力,积极参与或组织各种慈善救助和公益活动。
 

“红军之父”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朱德总司令之孙——朱洪逵中将收藏徐一超老师的佳作!
 
 
情笃文博,雅事醉收藏
 
  徐一超先生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收藏家,对他影响最深的,是严格的家教和家庭的耳熏目染。在家中做为老幺的他自幼受父兄的影响和熏陶,让他从小就对传统文化有了深深的敬畏之感和深爱之情。徐一超的收藏之路起始于大学刚毕业后,那时正处在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还没有收藏意识,但他已经开始行动了。每年利用休假之机,他几乎跑遍了内蒙古草原的角角落落和全国各大古玩市场。有一次,他为了能收购到一尊心仪的清代鎏金掐丝珐琅熏炉,不胜酒力的他,竟陪着持宝的牧民朋友连续喝几天酒,差点把命搭上。他工作室里收藏的每一件宝贝,都有一个故事,都记录着他的真诚和衷爱。
 

徐一超老师工作室琳琅满目的藏品

 

中文卫视网 联系电话: 备案号:京ICP备17067065号

Copyright © 2015-2018 北京市朝阳区旺座中心A座2206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